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
幼儿教育网

幼儿教育网 门户 专业发展 点题征文 查看内容

选择 值 日 生 作 为 教 育 手 段 须 慎 重(四)

2016-11-11 16:35| 发布者: duffy| 查看: 101171| 评论: 0|原作者: 南 京 师 范 大 学 教 育 科 学 学 院 张 永 英

摘要: ❂值日生工作的边界是什么 不少教师提出,班级设置值日生岗位是为了提供机会让幼儿学习“为他人服务”。我们也可以看到,案例中的“服务工作”可分为两类:一类是纯粹事务性的,比如给植物浇水,给小动物喂食 ...
值日生工作的边界是什么

    不少教师提出,班级设置值日生岗位是为了提供机会让幼儿学习“为他人服务”。我们也可以看到,案例中的“服务工作”可分为两类:一类是纯粹事务性的,比如给植物浇水,给小动物喂食,在气象区填写信息,整理图书,分发收拾碗筷等;另一类

则是对同伴在各种活动中是否能遵守规范的监督。其实这两类“服务工作”从本质上看都是幼儿责任感培养的问题,或是对公共事务的责任感,或是对个人事务的责任感。我们首先需要分清楚哪些是公共事务,哪些是个人事务。整理图书、收拾碗筷这些事务应该属于个人事务。个人事务当然得由个人自己负责,如果被别人服务了,个人就失去了锻炼的机会。而个人在各种活动中如何表现,

更是个人事务。除非是个人主动请求别人监督,否则,任何形式的监督都可以说是对其人格的一种侮辱。教师应当尽量采取积极正面的评价方式来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自尊。即便是那些常会让教师感到“头疼”的幼儿,如果教师能仔细观察,也总能发现其长处,从其长处入手就能帮助幼儿重新评价自我,树立自信,那么其他方面的问题也会相应得到改善。在美国访学期间,有一位老师向我介绍了她的班级管理理念,她从孩子入园第一天起就在各种细节上落

实“3R”,即“尊重(respect)、责任(re⁃sponsibilities)、常规(routines)”。每一个幼儿都需要被尊重以及尊重别人,每一个幼儿都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,每一个幼儿都要清楚一日流程

和班级常规。幼儿不需要别人来监督或去监督别人,而是要学会对自己负责。

    幼儿愿意在班级公共事务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是值得鼓励的,因而在这些事务上可以设置值日生,倘若自愿服务的人数较多,可以采取轮流的方式,但也要允许他们中途退出。不应以外在物质或非物质的利益作为奖励,这会将幼儿争当值日生的动机引向歧途。值得注意的是,幼儿真正愿意“为他人服务”需要以相应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,即幼儿要能摆脱自我中心,具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,具有共情能力,而这需要一个过程。因而在学前阶段,相对于引导幼儿“为他人服务”而言,以引导幼儿“关注别人的情绪和需要,并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”作为教育目标也许更为适切。总之,幼儿园选择“值日生”作为教育手段须慎重。

【文章出自《幼儿教育•教育教学》总第695/696期,鼓励原创,尊重作者,转载请务必联系后台】
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相关阅读

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
  • 请详询龙老师
关闭